上海發布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年)

文章分類:設計資訊-元宇宙資訊 發布時間:2022-10-08

日前,上海市發布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計劃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

 

一、總體要求

 

()基本原則

 

尊重規律、分步推進。把握“元宇宙”虛實映射、虛實交互、虛實融合的演進規律,重點加強前沿技術突破、前瞻領域布局,推動產業整體健康有序發展。

 

集成創新、聯動發展。把握“元宇宙”群智賦能、跨界融合的基本特征,發揮“元宇宙”的疊加、倍增、放大效應,帶動數字技術、數字產業實現跳變和躍遷。

 

價值引領、效果導向。把握“元宇宙”以虛促實、以虛強實的價值導向,立足提升實體經濟生產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引導。把握“元宇宙”需求牽引、市場驅動的發展邏輯,充分激發多元市場主體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共同營造良好發展生態。

 

包容審慎、防范風險。把握“元宇宙”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的治理要求,營造包容開放環境,建立相關規則體系,防范安全風險和行業亂象。

 

()主要目標

 

產業綜合優勢顯著增強。到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

 

創新主體活力競相迸發。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頭部企業和鏈主企業,打造100家以上掌握核心技術、高能級高成長的專精特新企業。

 

示范賦能效應充分顯現。圍繞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50個以上垂直場景融合賦能的創新示范應用,推出100個以上引領行業前沿的標桿性產品和服務。

 

產業發展生態持續完善。推動建設各具特色的“元宇宙”產業園區,打造一批創新服務平臺,加快“元宇宙”產業人才育引,優化生態環境。

 

二、主要任務

 

()產業高地建設行動

 

1.關鍵技術。突破關鍵前沿技術。聚焦空間計算、全息光場、五感提升、腦機接口等方向,突破人機交互瓶頸。加快微型有機發光顯示(Micro-OLED)、微型發光顯示(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研發應用。聚焦光波導、光纖掃描等近眼顯示技術和柔性、類膚等新材料,提升沉浸交互體驗。提升計算平臺效能,推動圖形處理器(GPU)、專用集成電路(ASIC)、可編程邏輯陣列(FPGA)等計算芯片和RISC-V指令集架構芯片的研發。強化大尺寸圖像壓縮、實時圖形渲染、資源動態調度等計算技術研發。加強算法創新與應用,加快對抗生成網絡、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等技術在圖形引擎、動態建模、數字孿生等領域的融合應用。

 

2.基礎設施。超前布局未來網絡,加快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培育5G+、6G、衛星互聯網、Wi-Fi7、IPv6等未來網絡生態。加大計算能力支撐力度,推動云邊一體布局、算力自由調配、云端實時渲染的新型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平臺發展,培育基于容器化、開發運維一體化等技術的云原生應用。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即服務,依托大規模公共算力集群建設,全面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化、規?;瘧?。發展區塊鏈應用,探索Web3.0技術研發和生態化發展,推動分布式存儲、可信認證、隱私計算、智能合約等融合應用。

 

3.交互終端。加快發展虛擬現實終端,支持虛擬現實一體機、PC虛擬現實設備等技術升級,面向娛樂社交、沉浸影音、教育培訓等領域培育差異化終端產品。迭代升級增強現實終端,推動增強現實、混合現實終端向低功耗、小體積、大視角、可變景深方向發展,加強從底層到應用全鏈條布局,培育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消費級產品及行業級解決方案。著力突破全息顯示及體感終端,支持浮空投影、裸眼3D、空間成像等全息顯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動體感設備向低成本、高性能演化。

 

4.數字工具。發展關鍵基礎軟件,面向智能終端和云邊協同設備,支持開發具備云端實時渲染、分布式內存計算、輕量級容器管理等功能的智能操作系統和中間件。突破數字生產工具,集中攻關三維圖形圖像引擎、數字建模、數字設計、數字人生成等元宇宙關鍵生產力工具,提升核心軟件和行業平臺供給能力。培育集成解決方案,圍繞重點行業應用需求,著力發展城市信息模型、建筑信息建模、數字孿生、數字沙盤仿真等行業級解決方案。

 

()數字業態升級行動

 

5.虛實交互新商業。加快推動數字會展,鼓勵打造云上展廳、數字化展廳,提供無邊界、沉浸式展示服務,促進多人同屏互動、在線社區、語音和動作實時交互,提升展覽展示的參與感、體驗感。發展全景導覽服務,鼓勵場館打造虛擬全場景導覽應用,提升室內導航、商業導購、泊車尋車體驗。創新線上購物體驗,融合沉浸式、數字人等技術,提升直播帶貨、虛擬購物體驗,拓寬線下商業運營模式。

 

6.虛實交互新教育。建設虛擬課堂,圍繞教學實訓、數字教室、空中課堂、素質教育等教學場景,探索多點協作教學、遠程互動教學、課后效果評價等融合應用。研發新型教學產品,支持基于教育數字基座,研發各類數字孿生校園、虛擬現實課堂、數字教師。賦能職業培訓,鼓勵面向醫療、生產、安防、運維、建筑等領域,以擴展現實技術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仿真實踐。

 

7.虛實交互新文旅。開發元旅上海新模式,運用數字人講解、增強現實導覽等技術,圍繞歷史文化風貌區、博物館、藝術館、游樂園等地標性建筑和景點,拓展全景旅游等新模式。促進虛擬演藝賽事發展,引導全息投影、體感交互等技術與賽事、演唱會、音樂會等結合,打造沉浸式云現場,升級傳統演藝賽事體驗。

 

8.虛實交互新娛樂。發展元游戲,支持運用云渲染、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研發制作可編程、再開發類游戲產品;著力培育一批品牌號召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原創元游戲。培育元社交,鼓勵發展具備實時互動、多人參與、沉浸體驗的新型社交平臺;支持虛擬形象、數字空間、數字創作等社交工具研發和產業化。賦能影音制作,鼓勵運用虛擬實景搭建、特效實時渲染、空間聲學仿真等技術,提升電影、電視、動漫、音樂等行業生產效率。

 

()模式融合賦能行動

 

9.虛實融合智能制造。打造數字孿生工廠,支持建設高精度、可交互的虛擬映射空間,對工業制造全環節進行建模仿真、沙盤推演,實現各環節協同和生產流程再造。推廣生產協作工具,支持集成擴展現實、多維仿真等技術的虛擬生產協作平臺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實現產品仿真設計、測試驗證和優化、運維巡檢、遠程維修、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應用。

 

10.虛實融合醫療健康。鼓勵元診療,建設醫療三維輔助診療平臺,優化術前規劃與術中導航等解決方案;推廣基于擴展現實的心理疾病數字療法和沉浸式遠程康復應用。賦能醫學研究,支持運用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等技術在視覺診療、近視防治等領域開展臨床研究;鼓勵結合微觀三維成像、分子模擬等技術,在新藥研制、病理研究等領域實現突破。

 

11.虛實融合協同辦公。培育無邊界辦公平臺,鼓勵運用虛擬化身、場景交互、空間渲染等技術研發虛擬辦公平臺,實現文檔、設計、數據實時協同。發展元會議室,打造體驗更真實、互動更便捷的數字辦公新空間,滿足不同場景混合辦公需求。鼓勵線上會議向多維化、場景化、規?;l展。

 

12.虛實融合數字城市。建立城市數字沙盤,推進城市數字孿生體建設,加快虛擬空間和現實世界的全面連接和高度協同,提升城市治理科學性。強化風險應急管理,鼓勵利用元宇宙技術對城市風險進行高精度動態模擬與實時持續監測,提升城市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智能化政務服務,建設虛擬綜合辦事大廳,開發場景式服務導航。打造數字人辦事窗口,實現24小時在崗服務,提升辦事體驗。

 

()創新生態培育行動

 

13.創作者經濟。加強IP培育與保護,做優做強動畫動漫、影視影音、網絡文學、潮流周邊、游戲電競等原創品牌,加強數字產品、數字創意知識產權保護。培育創作者群體,推動創作主體集聚,支持發展專業用戶生產內容(PUGC)、職業生產內容(OGC)、多頻道網絡(MCN)等生產新模式。

 

14.數據流通要素。培育數據產品和服務,壯大一批具有核心技術的數商龍頭企業,引育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數據交易主體和平臺,深化公共數據開放,健全數據產業生態。完善數據要素市場,深化上海數據交易所建設,建立數據要素的價值體系和發現機制,構建數據定價、分配、監管等市場運行規則,推動數據要素有序流動。

 

15.標準規則體系。加快標準制定,支持企業、科研機構參與國內外標準制定,聚焦數據、接口、平臺、代碼,完善相關標準和連接協議,實現標準的通用性和一致性。完善行業規范,加強近眼顯示、終端產品對健康影響的研究,完善檢驗檢測標準;探索虛擬數字身份和價值體系構成,研究數字身份、數字資產的跨界流通。

 

三、重點工程

 

()“元宇宙關鍵技術突破工程

 

聚焦未來網絡、智能硬件、終端系統級芯片、元器件、核心軟件等重點方向,組織開展聯合攻關和揭榜掛帥。鼓勵在滬國家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形成一批具有引領性的基礎理論成果。支持領軍企業研制3D建模、計算機輔助設計、圖形圖像引擎等框架工具,以開源開放為導向,逐步擴大開發者群體。推進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建設,打造一批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集群。

 

()數字IP市場培育工程

 

在上海數據交易所試點開設數字資產交易板塊,培育健全數字資產要素市場,推動數字創意產業規范發展。逐步完善數字資產、數字藝術品、數字影視版權等合規交易機制,加強風險監管,探索數字人民幣應用。探索建立多方參與、互聯互通的數字創意聯盟鏈體系。支持原創內容平臺、交易平臺及藝術家參與全球數字藝術品創制交易及國際標準制定。

 

()工業元宇宙標桿示范工程

 

聚焦航空、汽車、核電、生物醫藥等領域,培育一批市級“元宇宙+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場景。支持企業建設基于多維感知、實時逆向建模等技術的智能制造孿生平臺。推動高校、科研機構、企業共同打造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平臺。研究工業領域元宇宙標準規則,推動數據、協議、規則統一,實現互聯互通。

 

()數字人全方位提升工程

 

著力突破高速動態建模、人體驅動框架、高精度數字場景創建等關鍵技術,推動數字人的采集、制作流程逐步簡單化、一體化、自動化。支持運用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技術,改善人機智能交互體驗。加強供需對接,促進數字人在數字營銷、在線培訓、電商直播、影音娛樂、服務咨詢等多場景的應用。

 

()數字孿生空間建設工程

 

培育城市數字空間運營商,整合公共地理空間數據采集、運營、管理,逐步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孿生工程。鼓勵社會力量通過市場化運作,開展場景級、部件級城市數字空間運營。聚焦城市觀光、醫療協作、教育共享、交通運輸等領域,推動長三角區域合作開發跨空間、沉浸式應用。探索形成統一開放的數據接口、底層平臺和連接標準,推動各類物聯感知數據實時接入。

 

()行業龍頭企業引育工程

 

聚焦關鍵技術、基礎設施、智能終端、數字工具和集成應用等領域,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硬核”科技企業。著力吸引一批新型頭部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來滬發展。開放城市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集聚一批綜合集成能力強、產業鏈上下游話語權大的“鏈主企業”。鼓勵運用“元宇宙”技術,創新招商引資和投資服務模式。

 

()產業創新載體培育工程

 

在關鍵技術領先、行業應用豐富、領軍企業集聚的區域,布局一批市級“元宇宙”產業創新園,升級一批市級特色產業園區,加快推進園區周邊交通設施、人才公寓、生活服務設施配套等建設。支持企業、科研機構等聯合成立“元宇宙”行業組織、公共服務平臺及人才培養基地。鼓勵本市高校發揮學科融合優勢和科研引領作用,建設“元宇宙”技術應用研究中心。

 

()數字空間風險治理工程

 

加強未來網絡、云邊計算、智能交互終端及數字基礎設施的內生安全,保障海量數據的存儲、傳輸和使用。強化“元宇宙”領域法治建設,在數字成癮、內容安全、個人隱私等方面推動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夯實“元宇宙”數字空間平臺主體責任。打擊違法違規活動,防范金融領域過度投機、惡意炒作等現象。

 

四、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

 

依托上海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圍繞“元宇宙”產業發展遇到的問題瓶頸,加大整體推進和綜合協調力度,實現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協同聯動。成立“元宇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企業聯系制度,加強“元宇宙”行業運行監測和統計分析。

 

()加強資金保障

 

發揮各類專項資金作用,加大對“元宇宙”關鍵技術、重點工程和產業發展的保障力度,依法依規綜合利用投資補助、貼息等手段,支持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設立“元宇宙”新賽道產業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元宇宙”創新企業依法依規在境內外上市。

 

()加快人才育引

 

按照重點產業人才相關規定實施人才獎勵,鼓勵“元宇宙”相關高層次人才、技術人才、創作人才等在滬創業就業。用足用好應屆畢業生落戶以及外籍人才永久居留等政策,加大領軍和青年人才引進力度。支持高校增設“元宇宙”關聯學科,推進產學研用主體聯合開展技能培訓。

 

()打響品牌特色

 

加大對創新企業、產品、服務、平臺及標桿應用的總結宣傳力度,提高上?!霸钪妗毕嚓P品牌知名度。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購物節等平臺,加大“元宇宙”產品和服務的全球推介力度。鼓勵本市企業、行業組織等積極籌劃、參與國內外“元宇宙”論壇會議。

 

()推進開放合作

 

聚焦軟件、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相關領域,打造一批自主可控的開源社區和開源產品。加強國際交流,鼓勵“元宇宙”相關的國際組織、產業聯盟等機構落滬。整合利用國際研發資源,引導“元宇宙”領軍企業在本市國際創新資源高度密集的地區設立研發機構。

 

 

 

 

 

免責聲明:1.本網站所轉載的文章資料、圖片、圖表、數據等僅供參考使用,所刊登的轉載信息均來源于第三方,和本網站無任何關系。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網站將及時刪除相關信息,相關侵權責任由信息來源第三方承擔。2.本網站僅對自身享有版權的發布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作保證。由其他用戶自行發布的信息內容的真實性、合法性、準確性,訪問者請自行確認并承擔使用或傳播該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同時本網站不承擔除本網站以外其他用戶自行發布的信息所造成的相關后果,發布信息的其他用戶需自行獨立承擔相應責任,同時本網站保留因此給本網站造成不利后果的追責權。3.凡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使用本網站信息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世界500強選擇我們的理由

展覽設計搭建服務熱線:400-6179-888
  • 官方搭建商

    五屆進博會搭建商;第一屆進博會搭建項目與搭建面積居行業首位

  • 40萬+

    海內外項目搭建面積超過40萬平,場館100余座,搭建項目數與面積總量在展覽設計搭建領域一騎絕塵

  • 106個國家

    服務網絡覆蓋全球106個國家,602個城市,與亞洲,歐洲,北美等200余家主辦場館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 100位+

    擁有100位業界設計師, 服務超過70%的世界五百強及400余家政府機構,榮獲設計類獎項60余

  • 一站服務

    一站式展臺設計策劃運營,多角度為展會營銷賦能,打通全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設計搭建服務體驗

上一頁 動捕技術,元宇宙核心拼圖 下一頁 “擁抱元宇宙,探索新視界”xr產業大會2月21日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舉行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