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金屬公寓
Joliark建筑事務所的Per Johanson一直懷揣一個孩提時代未曾實現的夢想,即建造一所自己的娃娃屋。如今在這棟金屬公寓大樓內,他終于看到自己的夢想實現了。這棟公寓樓位于斯德哥爾摩城外,過去那里是一塊工業用地。
這一設計項目包括規劃在兩棟樓體內的44所住宅。設計進程中的動力之一在于保留金屬材質純粹簡潔的表現力。木料、混凝土和鋼鐵被緊密壓縮組合,以確保建筑的整體感。
建筑物外層覆裹架構,就像一張鍍鋅薄鋼板制成的保護篷,豐富精確的設計細節又強化了這一形象。與堅固穩定的主題風格并行的是西面立視圖中雙高陽臺隔間明確營造的娃娃屋的美學標準。用娃娃屋來比喻這棟建筑尤其合適的一點還在于,此建筑和娃娃屋一樣,陽臺限定了每戶住宅的范圍,行人能夠清楚地看到其內部布置。
這些單元被組合式裝配,23間占兩層樓的公寓套房疊成一棟較高的樓體,還有一棟較矮的樓體,公寓套房和單層公寓皆有。朝南的公用花園分開了兩棟被金屬材質覆蓋的建筑,將兩棟建筑相連的是一座安裝了玻璃的流通角樓,通過一套陽臺系統分散通往公寓的入口。這些陽臺入口被策略性地布置在花園和廚房之間,成為了公寓樓里的人們互相交往的天然場所。
直接簡單的方式分開了公寓中的私人區域和更為公共的區域,即公寓套房內,臥室統一布置在樓上,單層住所內,臥室均面北。內墻上的開口為中心區域提供光照,制造出體積上更強烈的通透感而不有損隱私。
開放是自始至終的普遍主題,模糊了內外部的界限??蚱痍柵_隔間的鑄型翼墻從內部看,仍是一面露天混凝土墻。窗臺上的天然石板也排布在地面,暖氣裝置通過石板橫飾分布安裝,與木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木料轉而超越了室內區域的功能,為陽臺形成一個溫暖的背景。
整齊的金屬外層將設計項目元素結合在一起,通過嚴謹的技術解決方案,實現了連貫流暢。天溝和排水管被仔細安裝進建筑物表層,鍍鋅鋼板在邊角處折疊卷起,隱藏了窗框,并打褶形成防水條。穿孔的金屬薄板組成陽臺欄桿,覆蓋獨立的應急逃逸塔,強化了光滑的材質印象。建筑物表面鑲板焊接在框架結構上,并與混凝土墻直接相連,鑲板的排布與窗戶間的間距相協調,主流通角樓玻璃窗格的排置和鑲板的排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