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將于6月11日開幕
來源:文匯報
原標題: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周日開幕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參展
2023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將于6月11日至14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是國內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由主題展覽、系列論壇和貿易對接活動3部分組成,涵蓋6個板塊。
據市發展改革委介紹,本屆碳博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節能低碳技術、產品與成果展示,搭建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對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臺,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推廣應用和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屆時將參展。
記者獲悉,本屆碳博會將呈現4方面亮點:首先,這是國內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和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
其次,本次主題展覽涵蓋能源轉型、節能增效、循環經濟、實踐探索、低碳服務、低碳交通6個板塊,并通過設計碳中和技術圖譜,展示千余種技術和產品,提供參展企業和展示技術快速索引查詢的一站式服務。
第三,主旨論壇將探討展望能源綠色轉型和低碳技術發展趨勢;科學論壇將碰撞交流綠色低碳最前沿科學技術。其中,主旨論壇將邀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創新技術中心主任羅蘭·羅施、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等國內外嘉賓作主旨演講,同時將集中發布10個國內外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的綠色低碳企業案例,并發表“上海低碳倡議宣言”??茖W論壇則將邀請20位左右世界頂尖科學獎項得主、中國兩院院士、海外院士、專家學者和各界嘉賓分享和交流低碳能源、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的前沿科學研究、變革性技術等內容,旨在推動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加快全球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科學指引和創新動力。
第四,碳博會主辦方市貿促會已向參展商全面推廣無紙化、循環再利用等綠色低碳辦展理念,將向觀眾倡議綠色出行、自愿參與碳排放抵消等綠色低碳參會方式,協同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將展會碳排放降至最低,努力打造國內零碳展會標桿。
原標題:首屆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周日開幕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參展
2023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將于6月11日至14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這是國內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由主題展覽、系列論壇和貿易對接活動3部分組成,涵蓋6個板塊。
據市發展改革委介紹,本屆碳博會以“走向碳中和之路”為主題,聚焦節能低碳技術、產品與成果展示,搭建全產業鏈各類主體對接、合作、交流的公共平臺,推動碳中和相關技術推廣應用和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展覽規模達10萬平方米,國內外近600家知名企業屆時將參展。
記者獲悉,本屆碳博會將呈現4方面亮點:首先,這是國內首個以“碳中和”為主題的博覽會,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和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抓手。
其次,本次主題展覽涵蓋能源轉型、節能增效、循環經濟、實踐探索、低碳服務、低碳交通6個板塊,并通過設計碳中和技術圖譜,展示千余種技術和產品,提供參展企業和展示技術快速索引查詢的一站式服務。
第三,主旨論壇將探討展望能源綠色轉型和低碳技術發展趨勢;科學論壇將碰撞交流綠色低碳最前沿科學技術。其中,主旨論壇將邀請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創新技術中心主任羅蘭·羅施、中國工程院院士賀克斌、中國科學院院士包信和等國內外嘉賓作主旨演講,同時將集中發布10個國內外具有先進性和代表性的綠色低碳企業案例,并發表“上海低碳倡議宣言”??茖W論壇則將邀請20位左右世界頂尖科學獎項得主、中國兩院院士、海外院士、專家學者和各界嘉賓分享和交流低碳能源、循環經濟發展相關的前沿科學研究、變革性技術等內容,旨在推動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為加快全球綠色低碳科技革命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提供科學指引和創新動力。
第四,碳博會主辦方市貿促會已向參展商全面推廣無紙化、循環再利用等綠色低碳辦展理念,將向觀眾倡議綠色出行、自愿參與碳排放抵消等綠色低碳參會方式,協同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將展會碳排放降至最低,努力打造國內零碳展會標桿。
世界500強選擇我們的理由
展覽設計搭建服務熱線:400-6179-888-
官方搭建商
五屆進博會搭建商;第一屆進博會搭建項目與搭建面積居行業首位
-
40萬+
海內外項目搭建面積超過40萬平,場館100余座,搭建項目數與面積總量在展覽設計搭建領域一騎絕塵
-
106個國家
服務網絡覆蓋全球106個國家,602個城市,與亞洲,歐洲,北美等200余家主辦場館達成長期戰略合作關系
-
100位+
擁有100位業界設計師, 服務超過70%的世界五百強及400余家政府機構,榮獲設計類獎項60余
-
一站服務
一站式展臺設計策劃運營,多角度為展會營銷賦能,打通全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設計搭建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