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41平米老屋改造成日式溫馨居所
臺灣好設計工作室(HAO Design)的作品非常受歡迎,他們的作品溫馨舒適,同時富有一定的創意。這次他們將一處位于高雄的眷舍,改造成了一處充滿生活味道的日式居室。
黃埔新村為臺灣第一座眷村,為二戰日軍南進基地留下來的眷舍,傳統的日式建筑,書寫一段特殊的歷史故事。日本人戰敗投降后,房舍因缺乏管理而荒蕪,民國 36 年,陸軍訓練總司令部正式遷至鳳山,孫立人將軍與眾軍官多被安排住在日軍遺留下來的眷舍,原名“誠正新村”,后因黃埔軍校在鳳山復校,將此處更名“黃埔新村”,是高雄 1930 至 1980 年做為軍事重鎮的紀錄。
雖然對于改造老屋充滿期待,但在接手時,眼前屋況破舊、水電全斷??紤]到建筑的歷史意義與特殊文化價值的存在,關于是否能夠在不破壞的狀態下,創造出新的空間感,是團隊不時思考的。譬如日式房舍的屋瓦為外觀一大特色,但在整建時,卻面臨屋頂漏水問題,必須先做好防水層,再整理屋瓦;而原本眷村象征性的紅色大門,接手時已為較現代感的鋁材質大門,最后將其連結高雄的工業城特質,以貨柜的元素來表現紅色大門,呈現高雄的風景的縮影。
從貨柜門走進眷永堂,雖然行走至玄關的距離不長,但我們試圖鋪排了路徑,以做為通往不同的空間的指引。團隊成員透過水泥翻模,灌出一片片的“步道”,而幾個小角落使用園藝用的碎石與沙,豢養符合南國氣候的熱帶植栽。門口小庭院景觀布局,含多肉植物、爬墻虎、金虎、小仙人掌、龍舌蘭、天堂鳥等植物,為老空間加入綺想與活力。
此外,在面庭院一側,以木棧板打造接鄰推拉門的小平臺,除包覆室外機,也抓住日式平房具備戶外平臺的休憩特色,人們可坐在這里透透氣,吹吹涼風,享受小平臺所制造的悠閑。至于一般日式平房常見的石階,在眷永堂,則藉由防水木作打造的“樂高積木”,搭配一旁粉紅色的小門,為庭院創造趣味,希望帶給空間豐富的想象。
沿著保留的綠色玄關進入室內,讓人回憶起日式房舍架高的特質。原為主臥房的和室,是眷永堂主要空間,壁面保存了完整的衣柜,將側面門板移除后,正好形成了機能完備的壁柜,可擺放書籍,并展示收音機、打字機、花器與皮箱等布置物。
天花板保留原結構,上了可可色漆,與空間中原木色調性相呼應;墻面裝潢板,則覆以帶有編織紋的壁紙,以保留房舍的和風性格。至于鄰接庭院的推拉木窗,以實木重新訂做,并于下方以穿透性的玻璃設計,讓坐臥于和室,都可享受戶外引入的光線,視線亦不受阻擋。
接待室保留了房舍的原屋頂、磨石子地板,以及啡色墻面,保有舊時代的簡練美好,并使用了臺灣 50 年代,擁有木頭 R 字型卡榫的扶手椅、樣式于 60 年代十分風行的日本經典 Karimoku 沙發、帶點普普風的 70 年代臺灣喇叭椅、彰顯著太空時代特色的黃色立燈,并以一細致老藥柜、藤茶幾坐鎮,讓空間勾勒出對老時光的回味,也以臺、日元素對照、混搭,展現出獨特卻不沖突的感受。
老房子經由時間淘選留下,而正處于當下的我們,希望透過對它的理解,加入我們的詮釋,來守護這份美好,并且繼續展現各種生活的風貌與可能。
更多住宅模型可點擊這里哦http://www.343359.com/shinei/